青城雪芽

  产于四川省都江堰市灌县西南15公里的青城山区。这里峰峦叠翠,古树参天,有“青城天下幽”之誉。产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雾雨蒙蒙,年均气温15.2℃,年降水量1225.2毫米,日照190天;土层深厚,酸性黄棕紫泥,土质肥沃。陆羽《茶经》中就有对青城茶的记载。五代毛文锡《茶谱》记载:“青城,其横源、雀舌、鸟嘴、麦颗,盖取其嫩芽所造”。青城山在宋代就开始设茶场,并形成一套制茶工艺。

  “青城雪芽”为50年代创制的新茶品种。青城雪芽外形秀丽微曲,白毫显露,汤绿清澈。

  青城山产茶历史悠久,宋代即设置茶场,并形成传统工艺。从建国后于50年代制作出青城雪芽新名茶。经测定,该茶叶内含氨基酸高达484.29毫克/100克。色、香、味、形都臻上乘。1982年被评为四川省优质产品。

  峨眉雪芽

  峨眉山文化是峨眉山世界文化遗产属性的核心,它涵盖了峨眉山有文字记载四千余年的文明发展史。峨眉山文化由峨眉山佛文化、峨眉派武术文化、峨眉山茶文化三大部分组成。其中,峨眉山茶文化空灵俊逸,润浸于峨眉山佛文化与峨眉派武术文化,又渗融其中,三大文化相互渗透相融。毋以置疑,作为千古香茗“峨眉雪芽”的生态绿茶,则是峨眉山茶文化最具核心的代表。

  中国茶业界和世界茶业界有这样的论定: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野生古茶的发源地,川、滇(四川省、云南省)是世界野生古茶生长的中心地带,然而,茶业界在研究千古川滇茶马古道或者以“茶马古道”为题探究川、滇古茶的种植、加工、经营的历史中,却很少着墨“峨眉山茶文化”及它的具象“峨眉雪芽”;四川茶业研究在谈及川茶发展时,绝大落墨也是以古之“官茶”与商贾谋利为主的“茶贩”为题,绝少落墨“峨眉山茶文化”中最具生态魅力与养生功利的“峨眉雪芽”。故而,“峨眉山茶文化”博大精深的丰厚历史与内涵,仍然窖藏于仙山峨眉。

  而在历史的时空间,“峨眉雪芽”香茗处处留香,我们翻阅从隋唐至两宋和元、明、清诸朝历代的浩浩文献,上至京华,广及文人墨客,无不闻香织雪芽。

  唐代著名诗僧贾岛在《送朱休归剑南》一诗中哦吟道:“芽新抽雪茗”。是可见在唐代“峨眉雪芽”已名扬天下,贾岛没有来过峨眉山,但在京都长安品饮过仙山峨眉雪芽,当然也听说过“峨眉三月雪中采新茶”奇异景观故事。 唐代学者李善在其所著的《昭明文选注》中记载:“峨山多药草,茶尤好,异于天下。今黑水寺后绝顶产茶,味佳而二年白一年绿,间出有常。不知地气所钟,何以互更”——这是历史文献中,有关峨眉山茶最古老最完整最形象的史记。

  宋代文豪苏东坡嗜饮“峨眉雪芽”且情有独钟。赋文《嘉木记》 ,又自造“东坡壶”终身相伴。

  南宋大诗人陆游经常自诩“江南老桑葶”,一生品饮江南诸多香茗,见识品饮“峨眉雪芽”后,喟叹赞誉:“雪芽近自峨眉得,不减红囊顾渚春”。后遂将哦吟“峨眉雪芽”佳诗纳入其《剑南诗稿》 。

  更有历朝历代的道、佛两门的诗僧与道人留墨心迹:“风推万松吼,茶烹千古雪”——这是一幅何等场面的景观,寺外大雪飘飘,风动万松,寺内燃壶煮茶,香气四溢,暖适胃脘。动、静有致之间,点睛出了峨眉山茶文化的诗化场景,一幅让人暇想无边的“峨眉雪芽”香溢风雪图。

  道家们则探究峨眉山茶的养生与延年益寿;“青花捧盏,叩问峨眉鬼谷蒲公宝掌山樵千寿何物溢养岁同日月;五千草本,在佑仙山嘉木上承苍天福泽尽纳瑶草芬芳烘成雪芽”。鬼谷先生为公元前“逍遥派”人物,相传曾来峨眉山隐修;蒲公则是山中原住民采药郎,宝掌是中印度高僧,公元四世纪住锡峨眉山洪椿坪后,129岁无疾而终,山樵是山中高寿老叟,这些在千年以前生存条件与医学尚不发达的历史高寿叟者,何以“岁同日月”,是否终身品饮“峨眉雪芽”?虽然无法考究,但透过字里行间,“峨眉雪芽”显然同这些高寿人物有密切的关联……

  这便是窖藏于峨眉山文化中的以“峨眉雪芽”为载体的文化具象,它们般若鸿泥,根植于峨眉山这一片净土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