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名

  砂锅居开业之初叫“和顺居”,因当年用一口据传是明代年间的特大砂锅,煮卖上好猪肉,肉之肥美不腻,味道极佳。日久,人们则以砂锅居代之原名。 概况砂锅居的声誉经久不衰,是因它采用了宫廷王府烧、燎、白煮等技法而独树一帜。

  独树一帜的做法

  “烧”实为“炸”,将煮后的猪肉和内脏用油炸制成名菜,外酥里嫩、清香隽永;“燎”是将带皮的猪肉、肘等,用铁叉叉住在旺而不烈的火上翻动,待表面上“燎”起小泡后,用温水浸泡刮去糊皮,再放入砂锅中清水煮熟,切成片蘸调料食用,外皮金黄、肉质白嫩,以“糊肘”最为盛名;“白煮”是砂锅居最富特色的烹饪技法,将上等原料洗净后放入砂锅中,用旺火烧开微火慢煮,汤味浓厚,煮好的肉嫩香、酥烂,去骨去皮切片后蘸特制味汁食之。

  官府菜代表

  砂锅居的菜肴既有宫廷御膳、王府膳食的细腻,又有北京民间菜肴的质朴,成为北京菜系中官府菜的代表。

  砂锅居历史发展

  清代

  当时清宫廷和各王府中都有祭祖制度,祭品多用上等全猪制成。在定王府,祭祖用过的猪肉都赏给更房食用,有的更夫便拿猪肉到府外换钱。后来更夫们看到有利可图,就与曾在御膳房干过的厨师合作,在缸瓦市附近的定王府更房墙外正式开店经营起砂锅煮白肉,并取名和顺居,后又迁至缸瓦

  市路东。因店里使用一口直径约1.3米的砂锅煮肉,人们习惯称为砂锅居,久而久之,和顺居不为人知,砂锅居成为店名了。开业初期,只是少数官员前来品尝,后来人们不断慕名而来,每天一头猪,不到中午就卖完了,并且在卖完后便摘掉幌子,以示停业,所以,当时北京有这样的歇后语,“砂锅居的幌子,过午不候”。[1]

  其实,砂锅居真正是因为它的货做不出来。砂锅居卖的白肉,是头天晚上宰杀一头百十斤重的京东鞭猪,拾掇干净后,连夜放在一口直径四尺,深三尺的大铁锅中煮,经一夜煮火靠,次日晨正好熟透,八时营业,一上午就卖光了。由于一天只能卖一头猪,故只能过午不候了。

  到清嘉庆年间,砂锅居已成为北京著名的餐馆之一,每天清晨宾客们便纷至沓来,络绎不绝。当时有人写了一首诗:“缸瓦市中吃白肉,日头才出己云迟”,充分说明了砂锅居买卖兴隆的情景。

  民国时期

  七七事变后,因砂锅居风味独特,名气很响,所以日本和汉奸中的要人,常在此吃喝请客。他们经常是下午和晚间来此吃喝,砂锅居才增添了晚餐。解放前,砂锅居的匾额有三块,左为和顺居,右为砂锅居中间是白肉馆,这也是很独特的。砂锅居原有刘姓经营,后易主到厨师吴姓手中,直到解放后公私合营时仍是吴经理。

  解放后

  解放后,砂锅居得到很快发展,1952年,砂锅居为适应大众口味,增添了用小砂锅炖煮的砂锅白肉、砂锅鸡块、砂锅丸子、砂锅豆腐和什锦砂锅等砂锅菜,受到顾客欢迎。五六十年代,许多文化界知名人士经常到这里聚会请客。1964年6月12日,周总理、陈毅副总理亲自来到店里品尝砂锅菜肴,向厨师、工

  作人员敬酒、问候,夸奖菜做得好,并勉励他们:一定要保持和发扬你们的北京风味,做好服务工作。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杂味炒菜冲淡了风味菜,挑剔的顾客以“砂锅居变成炒菜居”戏之。1972年砂锅居重新恢复了老字号,去掉了“饭庄”二字。1975年砂锅居撤掉三十多个杂味炒菜,增加了一些风味菜,使其既保持原有特色,又有所创新和发展。其中有14种名菜还被载入日本出版的《中国名菜集锦》一书。当年周总理的教诲再次成为砂锅居继承和弘扬砂锅菜肴这一独特风味的动力。

  陈旧的设施已经不能适应时代要求,1993年砂锅居开始进行大规模翻修扩建,1994年12月28日重张开业。新开业的砂锅居古朴典雅,门口有一对大砂锅,直径1.20米、高0.76米、重218公斤,堪称“砂锅之最”。门楣上金匾“砂锅居”三个大字,功力不凡,为著名书法家徐柏涛先生题写。著名书法家蒋之先生挥毫重墨的:“名震京都三百载,味压华北白肉香。”的赞誉,成了砂锅居的珍藏。日渐丰华的砂锅菜、百年流芳的煮白肉和乾隆皇帝的御笔,一并成为砂锅居的垂史美谈。

  1994年12月28日重张的沙锅居饭庄,宫廷式的三层楼结构,总建筑面积达二千平方米,雅座中设宫灯、条形案、太师椅,古朴典雅,餐桌上使用的红黄万寿餐具,与现代设施、卡拉OK、KTV包间遥相呼应,别具特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