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男子助人18年累计百万 只缘当年老妇递碗粥

  在秦国云看来,一碗稀粥的价值和100万元的价值内涵是相等的:一碗稀粥传递的是乐于助人之心,100万传递的也是乐于助人之心。因此,多年来他婉拒了很多媒体的采访,他认为自己的事情没有什么可宣传的,“身边的很多人和我一样,都在传递着乐于助人之心。”

  1991年,秦国云夫妇迫于生计在集市上开了一家小百货店,批发糖烟酒茶等日常生活用品。为了省钱,他们去青岛从来不坐车,都骑自行车到抚顺路、莱州路、利津路等地方贩运日用百货。“凌晨一点出发,清晨5点多赶回来。当时都没有钱,因此我们生活得很‘抠’”。

  1993年11月的一天清晨,秦国云起晚了,在进好货后,他没顾得吃早饭就往回赶。在利津路批发市场附近,秦国云由于饥饿晕了过去。可是当他醒来时,却发现一位五六十岁的老太太正托着他的脖子想把他扶起来。当得知秦国云还没吃早饭,老太太转身离开了,几分钟后,老人端着一碗热小米粥递给了坐在地上的秦国云。当时他没有推辞,一口气喝光了热粥。当渐渐有了力气后,他便开始收拾散落在地上的货品。就在这一转眼间,老太太消失不见了。当时秦国云只想赶紧回家,也并没有再停下来寻找老人的地址和姓名。然而就是这一念之差,让秦国云夫妻开始了18年的寻人之路。

  没有找到那位老人,秦国云着实焦虑了一阵子。那一阵子,他想尽了各种办法,打听老人的下落,但都没有回音。后来,妻子劝他说,那位老人找不到了,不是身边还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这一句话,让秦国云的沮丧一下子跑没了影,开始了自己的“慈善之路”。“当年那碗热粥,里面真得包含了很多东西,在我心里种下了感恩的种子。”秦国云说,后来,他对每一个生意伙伴都抱着感恩的心,尽量让别人分得多一点的利益。而生意伙伴也能感受到他的真诚,都愿意和他合作。就这样,一个良性循环开始了,秦国云从一个小商贩变成了有两个公司的人。而他也开始把要回报那位老人的心思放在了更多人的身上:每年的中秋节和春节,秦国云都会购买礼品送往当地的敬老院;方圆几里地谁家有困难找到他,秦国云也会解囊相助;南方冰灾、汶川大地震等国家其他地方发生的灾害,秦国云更是在第一时间里捐款捐物。

  一份 “有案可查”的数据也表明,秦国云在过去的18年中,各类捐款捐物已经超过100万元。而在2010年,他又出资百万元,成立了我市首例“感恩慈善基金”,用每年产生的利息激励市民知恩图报。

  “其实我知道周围的人对我的看法,不少人说我是作秀,但是有些正确的事情,不管别人怎么说,我都会坚持下去。”与想象中的“慈善忙人”不同,当记者说到要采访他时,秦国云首先“亮出”了自己的态度,在略微停顿之后,他表示,这也是自己不愿意接受媒体采访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的事情没有什么可说的,因为这和一碗稀粥的价值是一样的,都是在帮助别人。”

  只因当年一碗粥,坚持助人18年!在当今这个物欲至上的社会,秦国云这样的人和做法可谓稀少,我们为他们的善心喝彩!知恩图报、乐于助人,这都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品质,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也是不可缺少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