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来申城气温忽上忽下变化大,孩子秋季腹泻、感冒发烧明显增加。记者从数家儿童专科医院获悉,儿科门诊又遇爆棚,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每日门诊量已高达6000多号,儿童医学中心每日门诊量也维持在3600至3800号。许多医院索性直接贴出告示“平均候诊时间为三至四小时,请患儿家属谅解”。医院表示,除了患儿增加外,许多家长选择反复问诊,使本就紧缺的儿科资源更加吃紧。
儿科复诊率三成左右
上周六早上八点一刻,记者在儿童医学中心门诊大厅发现,儿内科专家门诊早已一抢而空,普通门诊挂号患儿已达466人。预检台护士告知,“下午再来看吧,上午肯定排不到。”类似情况在其他儿童专科医院同样存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内,发热患儿约有1500号。夜晚急诊同样爆棚。晚上十点三刻,儿中心内,患儿与家属依然层层簇拥,挂号已近300人。护士表示,高热患儿可尽快问诊,如无高热只能“耐心等候”。
儿科“发烧”,复诊率高是一大原因。儿科医院门诊部主任王立波说,许多家长求医心切,以发烧为例,三天病程里天天都来“报到”。每天患者中复诊达三成左右,致使门诊数量倍增,“如果复诊少一点,儿科门诊压力将会大幅减轻。”
择医配药导致复诊
面对本就拥挤不堪的儿科,家长为何还要重复问诊?
记者在新华医院门诊大厅随机采访了数位家长,发现原因大致如下:首先,患儿病情出现变化,突然发烧、腹泻呕吐、咳嗽带喘……“新手”家长对突发症状吃不准,选择再赴医院。“多点”问诊也成为一大特点。刚挂完号的刘先生,前天刚带儿子去家附近的医院配药治咳嗽,“吃到现在也没啥效果,还是要到这里来看才放心。”门诊护士坦言,带孩子四处看病择医,已成为不少家长的就诊习惯。许多家长也抱怨,医生配药不足也是反复就诊的原因。从宝山专程赶往新华医院问诊的老孙对记者说,“以前配注射药物都能配三天,现在只给一天的量,我孙女患哮喘,病愈有个过程,只好每天来挂号配药。”在一些儿童专科医院,口服药配三天、注射药配一天成为“常规”,院方表示,此举是因为患儿病情变化大,需随时调整用药剂量,确保安全。然而,不分急性、慢性病,统一采取“过小处方”,令不少家长白白奔波,平添烦恼。
引导科学问诊是关键
申城近年正值“婴儿潮”,但儿童专科医院仅4家,综合医院儿科设置也不够普及,导致孩子看病成为“老大难”。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缓解爆棚现象?专家表示,引导患儿家长科学就医,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王立波认为,疾病都有发展过程,只要孩子精神好、胃口好,一般并无大碍;反复前往医院问诊,只会增加交叉感染几率。但由于儿科医生忙于应付大量病人,无暇与家长沟通,导致家长对此认知不足,重复问诊屡见不鲜。他建议,可培训社区家庭医生,由他们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的技巧乃至护理常识传授给家长,帮助形成科学问诊习惯。此外,医院也可开设服务热线,为患儿家属提供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