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一直在探索世界,但是他们的探索过程却有时候令妈妈烦恼不已。例如乱扔东西就是其中一种行为。妈妈可能为了收拾好屋子累了半天,哗啦一声,因为小宝宝的捣乱,又要辛苦了。

  有的小朋友特别是那些比较顽皮的小朋友经常会出现一些在我们看来比较捣乱的行为,那么我们不能在在成人的角度去分析好或者不好,而是运用这种图式的知识,去挖掘孩子行为背后的价值,把孩子的兴趣和精力引导到适宜的活动,这才是孩子所需要的有价值的教育。

  乱扔东西是孩子在家庭和幼儿园中很司空见惯的一种动作行为,每当看见这一行为的时候,我们家长和老师最常见的处理方法就是教育孩子不要乱扔东西,当孩子不听劝导的时候就是让孩子自己或者成人一起帮着把东西整理起来。经过成人反复的引导,或许能够改变孩子的这一行为,但是孩子行为导向我们却没有充分的加以引导。

  《读懂幼儿思维中》谈到了图式的一些问题,书中说到:幼儿的行为可能产生干扰他人、具有危险性或者破坏性的后果时,成人必须加以干预。这里有一些明显的问题:什么导致了这种行为?在此之前发生了什么?它会引起什么反应?这种行为的后果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以使我们了解幼儿总是出现某种特定行为的原因以及他们可能存在的一些困难,而这些困难时我们还不了解的。所以去定幼儿的图式兴趣,提供与之匹配的适宜的活动也许是有效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也许就是我们所欠缺的。

  且看幼儿园老师们是怎么做的,幼儿园的老师仔细西梅的行为,试图在诱发他愤怒扔东西的情景出现之前把他的兴趣引向含有“扔”这一动作的活动上。扔接球、仍接铁环、仍接沙包等活动成为西梅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内容,其中,“接”是西梅需要学习的动作,老师为西梅提供了有价值的学习机会,他和小朋友一起制作靶子,然后把湿海绵扔向靶子,根据海绵在靶子上流下的痕迹来计算得分。靶子上标着数字,有时标着颜色或图形。儿童的兴趣和精力被引导到适宜的活动之中。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其他幼儿的兴趣,也为幼儿提供了广泛的学习机会和经验,包括轮流扔、在一张大表上登记分数、瞄准、肢体动作的协调、交谈、运动、小组或团队合作、与同伴和成人的互动以及制定新的游戏规则等。其他扔的动作还包括用橡皮筋把小球系上,抓住皮筋扔出小球,然后让小球弹回手中,玩悠悠球和纸飞机。

  以上案例的做法给了我深刻的反思,如果爸爸妈妈掌握一些有关的图式的知识,他们就能够更好地处理一些原本不易处理的幼儿行为表现。如果某个儿童的行为无论是行为意义还是从行为的方式来看,都可以被定义为困难或者障碍时,成人必须进行详细的观察才能采取行动。有时,当确定这样的事情是不对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向幼儿解释某些行为习惯是不能被接受;有时我们不能确认孩子的行为是制造混乱还是孩子另有原因时,我们就需要根据他的行为作出调整,可以为孩子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幼儿能积极参与、能够促进多种图式发展的多样性的活动和经验。与儿童发展需要有关的内容才是有价值的活动内容。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小朋友特别是那些比较顽皮的小朋友经常会出现一些在我们看来比较捣乱的行为,那么我们不能在在成人的角度去分析好或者不好,而是运用这种图式的知识,去挖掘孩子行为背后的价值,把孩子的兴趣和精力引导到适宜的活动,这才是孩子所需要的有价值的教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