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讲述:孩子妒忌心强
晴晴今年上大班了,她和比她小一岁的表妹非常要好,经常把自己的吃的和玩具拿给妹妹,很有姐姐的风范,但就是妒忌心特别强。我们不能当着她的面说妹妹一点好,一旦夸奖了妹妹,她就会把给妹妹的东西统统收回来,然后自己在一旁嘟着嘴巴生气,谁也不理。
以前,晴晴就有过这样的情况,无论家里来了多大的孩子,只要我们夸奖他们,晴晴就不高兴;如果别人有什么好东西,她想要的时候,表现出来那种妒忌的心理是很强的。
孩子讲述:妒忌有原因
孩子从1岁多就开始有了明显的妒忌心理,而且会毫不掩饰地表现出来。小孩子的思维很简单,也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不喜欢自己依恋的亲人去夸奖别的小孩子,认为妈妈这样做就是喜欢别的小孩子,就是不爱自己了,害怕妈妈离开自己,甚至为了不让妈妈去搂抱其他的小孩子而去攻击别的小孩子,做出一系列的过激反应,来发泄自己不满的情绪。孩子这种妒忌行为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1、“我”年龄特性所致。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孩子自我评价的意识开始萌芽,但他们的评价是以成人的评价为标准的。比如,我们为了巩固他们的优点经常会用鼓励、表扬的方法来增加他们不断进步的自信心,但如果表扬过分,就会使孩子产生骄傲情绪,他们以为只有自己好,别人都不如自己,进而看不起别人,甚至当说别人好没说他好时,他就接受不了,于是产生妒忌。
2、“我”争强好胜。
大多数的孩子都是争强好胜的,他们希望自己样样都比别人好。但由于幼儿认识水平有限,他们认为说别人好就等于说自己不好,不能把要想超过别人就得自己不断努力联系起来,而是希望别人不如自己。这是幼儿产生妒忌心理的认识根源。
3、“我”的愿望长期得不到满足。
长期以来,幼儿的愿望得不到满足,致使其产生了“这样的东西不属于我”“为什么你有我没有?”这样的想法,从而渐渐形成了妒忌心理。当别人的东西比自己的好或者别人表现的比自己强都会激发孩子的妒忌心理。
4、父母将“我”和别人做比较。
有些父母为了鞭策自己的孩子,时常夸赞某个孩子懂事,某个孩子学习成绩好,某个孩子有过人的特长。如果父母持续不断地将赞美的词句加在某一个孩子上,孩子便可能认为自己失去了在父母心目中的重要位置,因此而怨恨那个孩子,产生妒忌心理。
5、“我”天性敏感。
一般地讲,性格内向、比较敏感、柔弱胆怯的孩子更容易产生妒忌心理。比如:老师少表扬两句,许多孩子没有注意到,而敏感的孩子则记在心里,产生了妒忌。
6、“我”的不良认知习惯。
有妒忌心的孩子往往都有一些不良的认知习惯,这种认知习惯突出表现在不恰当的比较上。他们经常用别人的优点、长处与自己比较,总觉得自己不如人。实际上,这种比较是不平等的,怎么能拿自己的弱点与别人的优点去比较呢?这类孩子往往看不到自己的优点、长处、优势,看不到自己内在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