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是国内著名资深电视节目主持人。曾在国内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电视台担任电视栏目主持,以极具亲和力的主持风格倍受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曾主持《正大综艺》、《杨澜访谈录》等电视栏目;曾被评选为“亚洲二十位社会与文化领袖”、“能推动中国前进、重塑中国形象的十二位代表人物”、“《中国妇女》时代人物”。殊不知,这位职场名将,也是一位教育孩子的高手,对培养孩子有独到的见解和做法!

  最大任务: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和思维方式

  杨澜是一位平衡高手。她既是众多人眼中的“职场完美女性”,又是儿女心中的“漂亮妈妈”。只要不出差,她每天都要抽时间陪9岁的儿子和5岁的女儿一起看卡通、做游戏、学古文。在她看来,培养孩子的思维方式,是母亲的最大责任。

    下面看看采访中杨澜透露出来的育儿经验:

  记者:你说人生的快乐在于创造,但很多父母,包括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还是将教育表面化了。您觉得我们的教育需要怎样的文化呢?

  杨澜:我们从前的教育是强调表面意义的多,强调真情实感的少。我们的教育需要的是爱的文化、人性化的文化。我目前在教孩子学习《三字经》和《弟子规》,《弟子规》里面讲“(父母)丧三年常悲咽”,我儿子就觉得很奇怪,问我怎么把悲伤多少年都做了规定啊,为什么是三年?不能四年,不能两年半吗?

  记者:刻板的行为规范,其实是违背人性的。

  杨澜:也是违背爱的文化的。如果我真怀念先人,不一定要悲悲切切三年整;如果我真担心父亲被蚊子咬,不一定非要自己躺下,先让蚊子咬个够。这样做多做作,多矫情啊。而我们的教育,恰恰是忽视了符合人性的真爱。比如过去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宣传事迹,当母亲病危的时候,某位同志坚持参加突击月,或是坚持上班、写报告、写总结,如果真是为了国家安危、民族尊严,离了你就不行了的事业,不去看病危的妈妈,也就罢了,但就为了把报告写完,参加个会议,不顾自己的母亲,这是我们应该倡导的吗?还好,现在这样的宣传越来越少了。

  记者:偏离人性的教育是冰凉的。

  杨澜:人性就是正常。孩子有私心是正常的,不要训斥他;当他和别的小朋友抢玩具时,不要骂他,不要反人性地教育他。我们的教育开始时太重视知识,不重视培养思维方式,让孩子忙着做各种作业题,后来又是“奥林匹克”,可这些都是技术层面的,着重培养的不是思维方式;后来又把知识变成了“素质”,孩子要会弹钢琴,会画画,会跳舞……其实这些也都是知识和技能,还不是思维方式。

  记者:孩子思维方式的养成,往往是受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

  杨澜:教育孩子,再好的老师都不能取代母亲。我个人认为,作为一名母亲,她最大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和思维方式。语文、数学这些知识老师可以教会,但孩子如何面对挫折,如何面对嫉妒,如何融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这些都需要母亲去教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