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医学上称为发热,是儿童的普遍、多发症状之一,许多疾病都可能引起发烧,它是人体自身对疾病的一种防御性反应。现在时值三月,早晚温差变化比较大,容易造成孩子感冒、受凉而导致发烧。对此,有关专家提醒,家长应理性冷静应对,进一步加强小儿营养调节和药物治疗,通过二者相结合,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错误的退烧方式容易降低孩子的免疫力

  “是药三分毒”,盲目给患儿服用退烧药可能会使血液中的白血球降低。“白血球指标如果低于3500,我就不建议用退烧药了。”2月10号,省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严建平给余杭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内科医生、儿科医生和区属医院的儿科医生作了一场关于感冒合理用药的学术讲座,指出一发高烧就给孩子吃退烧药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国内外大量医学临床实验证明:退烧药一般在38.5℃以上才有必要考虑使用,发热是人体的一种免疫保护反应,能够帮助消灭入侵的病毒或细菌,一味的强行退烧,反而对身体不利。但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并不接受这种医疗观念。一旦患儿发烧,家长就会感到惊慌,忽视医生的建议,要求想尽一切办法,在最快的时间内给孩子退烧。

  是否给孩子服用退烧药主要通过两点来判断:一是观察孩子体温是否超过39°;二是通过医学诊疗确定感冒发烧的病因。当它由上呼吸道向下呼吸道(喉节以下)发展或继发细菌感染的时候就要注意了。判断不明原因的发热是病毒引起的还是细菌引起的,有几条经验法则:出现全身性的四肢酸痛是病毒感染的常见症状,发热伴随寒颤(不是畏寒、怕冷)则是细菌感染的多数。感冒出现并发症了,往往要用到抗生素。

  发烧只是一种表象,关键是引起发烧的原因,如果不清楚病因,即使用上退烧药,也只是暂时掩盖症状,它有可能很快就会卷土重来。抗生素类药品在消灭致命菌的过程中把很多对身体有益的菌群也杀灭了,家长对孩子的关爱极有可能因为没有选择正确的方式而毁掉孩子的免疫系统。

  长期以来,治疗发热基本上都是采用医疗手段,其实医疗加食疗才是更科学合理的治疗方式。在孩子发烧没有超过39°的情况下,专家建议使用兵兵退热贴等物理降温途径来达到安全退烧的目的。

  专家提醒:均衡营养的摄入是提高孩子自身免疫力的关键

  孩子发烧时,家长不要过于惊慌,首先要注意孩子的饮食结构,发热时应以流质、半流质食物为主。常用的流质有牛奶、米汤、绿豆汤、少油的荤汤及各种鲜果汁等。夏季喝些绿豆汤(加少量糖),既清凉解暑又有利于补充水分。发烧伴有腹泻、呕吐,但症状较轻的,可以让其少量、多次服用自制的口服糖盐水,同时应请医生予以治疗。

  孩子体温下降,食欲好转时,可改半流质饮食,如藕粉、代乳粉、粥、鸡蛋羹、面片汤等。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少量多餐。不必盲目忌口,以防营养不良。

  同时家长可以给孩子烹饪以下粥类:蔗浆粥、西瓜汁、麦冬粥、荷叶粥,通过清淡的粥类来补充孩子体内的营养流失。

  除了在饮食结构上加以注意外,多年从事儿保工作的专家也提醒广大家长朋友们,如果孩子持续发烧,则应遵医嘱给孩子服用对症的小儿退烧药或者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兵兵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方式,安全有效的退烧。

  不干扰免疫机能这一独特的优势使退热贴渐渐受到了广大家长朋友们的青睐。据记者了解,国内主流物理降温方式主要是通过使用兵兵退热贴减轻患儿发热症状,在安全护脑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避免了退烧药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专家介绍,国内传统品牌兵兵退热贴因其优良的品质以及高达80%的含水量领跑于退热贴市场。

  专家提醒家长,在感冒发烧多发季节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健康,从而提升孩子自身的免疫力,才能从源头上保障孩子的茁壮成长。如若遇到孩子发热的情况,也不要惊慌失措,采用正确、科学的退烧方法或听取医生建议,采取最合理的方式降温即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