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冻,冻不得的地方有哪些

  “春捂秋冻”是一条谚语,其中秋冻讲的是立秋之后添加衣服要慢慢来,冻着点,这样对人体适应冬天寒冷的气候有好处。秋冻的理由是,夏秋交替,热冷过度,天气虽然逐渐冷起来了,但有个过程,如果一到秋天就赶紧穿上许多衣服,甚至过早地穿上秋衣、毛衣、棉衣,这样身体就得不到对冷空气的适应和锻炼,防寒能力降低,不利于人体功能的调节,结果到了真正寒冷的冬天,鼻子和气管一旦受到冷空气的侵袭,血管就会应急收缩,使血流量减少,从而引起抗菌能力减弱,躲在鼻子或气管里的病菌乘机活跃,引起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发烧等症状,人很容易伤风感冒,并进而引发一系列慢性疾病。

  秋冻是前人养生经验的总结,有一定的道理,但秋冻也要掌握要领,机动灵活,因为现在的天气,不仅春天是孩儿面,秋天也是经常变化无常。由于没有及时增减衣服,该捂的地方没有捂,结果冬天还没开始呢,不少人就被冻坏了,医院里伤风感冒输液的小孩子排起队,不少老年人也住进了医院。专家提醒,入秋后避免过早穿上厚衣物虽然符合养生之道,但身体上有几个部位是万万冻不得的。

  首先是肚脐。这一条喜欢穿露脐装的MM们一定要谨记哈。从养生的角度来看,肚脐是万万不能在天气转凉时受寒的。因为肚脐皮下没有脂肪,紧邻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所以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容易被寒邪侵袭。肚脐一旦受凉,腹痛腹泻在所难免;若长期受凉,泌尿系统疾病也容易找上门来。

  其次是脑袋。中医认为,头是人体“诸阳之汇”,是全身阳气最旺盛的部位之一,这个地方如果受寒,体内阳气会散失大部。心脑血管病人、四肢不温的人、易感风寒的人,尤其要在这方面提高警惕。老人,小孩入秋之后外出时最好戴帽子。秋天洗头的水应比平时热一点,走路、运动额头上渗出汗水时不能见风,最好马上用纸巾或帕子擦掉。一吹风抵抗力差的人马上感冒,十分灵验。

  第三是脚。寒从脚下起;脚冷一身冷。这些都是人们的经验总结。入秋后应该穿稍厚一点,宽松、舒适、吸汗的鞋袜。尤其是早晨晚上在小区散步时,不可以像夏天那样穿一双舒适的拖鞋了事。如果在室外淋了雨,务必在回家之后用热水泡泡脚。总之,要避免脚部受寒。脚部分布着人体6条重要经脉,一旦受寒,会引发感冒、气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疾病。

  此外专家还提醒,当早晚气温降到10℃时应结束“秋冻”,否则不但不能预防疾病,还容易惹病上身。糖尿病人、心血管病人、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以及风湿、类风湿疾病患者,是根本不适合“秋冻”的。60岁以上的人外出时要在气温过度地带,待身体逐步适应环境后再走到户外。而在饱餐之后、上午9点之前,都不适合到户外活动。只有这样能有效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