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目前,全国儿童患自闭症的人数逐年增多,仅去年广东省就有超过15万的自闭症儿童。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的广州等大城市,除了农村留守儿童等全国性问题外,因父母忙于生计、应酬而托人寄养或在家无暇顾及的城镇“精神留守儿童”更逐渐显现。学校和家长“分数至上”的教育方式更“刺痛”着孩子幼小的心灵,并衍生出一系列崭新但严峻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知识链接:儿童自闭症与儿童感知、语言和思维、情感、动作以及社交等多个领域的心理活动有关,属于发育障碍……【详细

  精神留守和应试教育是元凶

  据全国妇联2008年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少年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少年儿童总数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留守少年儿童约有4000多万人。换句话说,平均每4个少年儿童就有一个多的留守儿童。

  专家研究发现,留守少年儿童中近80%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自闭型,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与人交流;二是逆反型,暴躁冲动、情绪不稳定、自律能力差、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等。

  除了缺乏家庭“呵护”,应试教育分数至上的评判方式容易使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出现断层。专家指出,孩子本身没有太多的攀比观念,他们最需要的恰恰是安全感。于是当父母给孩子贯彻竞争意识时,孩子不太容易接受甚至会抗拒,长此以往,家长与孩子就产生了沟通上的断裂。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孩子是否患有儿童孤独症呢?可以参考下面的这些标准:

  1、无视线对视缺乏面部表情,被拥抱时无相应期待被抱的姿势;呼唤他们的名字常常无反应。

  2、不关注周围人的面容和表情而过分关注周围的声或光。

  3、反复模仿别人的言语或自顾自地说话或无原因的反复尖叫、喊叫;无故大笑或突然发笑

  4、不理睬周围同龄儿童经常仪式性地摆弄玩具,不许别人改变事物的固定模式。

  5、经常有奇怪的手指活动,或常转圈跑重复蹦跳或有咬手撞头等自伤自残行为。

  6、1岁前就已经会说的有意义言语又逐渐消失。

  家长在日常的家庭护理中应该做好如下预防措施:【儿童孤独症的预防>>

  1、父母对疑有孤独症倾向的儿童,应尽早去医院就诊,由专科医生确诊,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是治疗成败的关键。由于孤独症儿童的年龄、临床表现、功能损害各不相同,治疗需要因人而异。治疗前由主管医生和家长一起评估儿童的基本心理功能,如语言,社交,动作行为,生活能力等发育水平,然后制定个体化,结构化,系统化的治疗方案。

  2、尽管孤独症的病因不明,但仍能进行有效的治疗和预防。

  主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行为治疗,教育和训练,如语言训练,社交训练,感统训练,日常生活自理训练,游戏活动等,并辅以药物治疗,但并不是每个孤独症都需要服药,目前也没有治疗孤独症的特效药。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和治疗师要密切配合,积极参与。多教、多练、不断强化、长期坚持,患儿就可取得明显进步,病情可得到积极、有效地控制。

  3、母亲要注意孕期保健,加强围产期卫生保健,积极进行优生优育工作。

  妊娠期病毒感染、先兆流产、出生时窒息和剖宫产都会对幼儿产生影响,母亲妊娠期病毒感染尤其是孕期前3个月病毒感染可导致胎儿大脑发育异常而致儿童孤独症。如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均可损害患儿中枢神经而致病。所以孕妇在怀孕期间尤其是怀孕初期要注意不要感染病毒。在婴儿早期也要注意避免高烧惊厥,多次的高烧惊厥也会造成脑损害。

  4、提倡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含有丰富的碱性矿物质,有益于孩子智力的发展。

  较大的儿童应少吃糖,多吃蔬菜、水果、杂粮等“碱性食物”。注意膳食的“酸碱平衡”,有益于机体内PH值的相对稳定,使各种代谢功能协调,进而使身心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5、建立亲子依恋和情感联系,家长应让孩子多与外界环境接触,多参加各种锻炼。

  让孩子与同龄儿童一起玩耍、交往和学习,使其个性和社会适应性健康发展,切勿让孩子长期过“封闭式”的生活,以免形成孤僻性格而殃及孩子终生。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类似儿童孤独症的表现,应及时请教医生,妥善施治,并进行有关诱导训练。

  了解更多母婴健康方面的内容,请点击【母婴健康库】。
如有任何母婴健康方面的疑问,请咨询【
专家团】。GO>>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