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奴案女子患上“人质情结”

  洛阳性奴案 告破后,民警在对被解救女孩询问时发现,她们对被囚禁期间的描述反映出,李浩对女子“照顾有加”。直至见到民警之前,这些女子甚至“忘记了恨”。最让民警们不能理解是,被解救女子中,竟然有人在民警调查过程试图袒护嫌疑犯李浩。

  有着丰富刑警经验的郑胜利对此分析道,李浩“对她们的洗脑很成功”,李浩还很可能通过让这些歌女参与到对另外两名被害女子的案件中,进一步控制这些歌女的心智。

  何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其实,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斯德哥尔摩综合症”(Stockholm syndrome)。1973年8月23日,两名劫匪闯进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一家银行,扣押6名职员作人质。一星期后,人质获救,奇怪的是,人质反而闷闷不乐,对警察表现出明显敌意;更出人意料的是,其中一名人质竟爱上绑匪,跑到监狱要与他私订终身,另一人则四处筹钱,请律师为绑匪开脱罪责。专家调查后认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一种心理疾病,缘自患者与绑架者共同生活,对其产生某种程度的认同感,也可称为“人质情结”。

  宝宝也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心理分析学的看法,新生婴儿会与最靠近的有力成人形成一种情绪依附,以最大化周边成人让他(她)至少能生存(或成为理想父母)的可能,此症候群可能是由此发展而来。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是角色认同防卫机制的重要范例。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是一种很奇特的症候群,具有普遍性,每个人在特定的情况下都可能发生。这种症状对社会治安和警方办案方面会起到负面的影响。但是对于婴儿们来说,与父母之间的良好安全的依恋却是让他们身心得以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宝宝如何安全度过依恋期

  那么,怎样做才是重视孩子的依恋感,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安全地度过依恋期呢?

  1、妈妈要成为孩子的第一“依恋人”

  每一位妈妈要成为孩子的第一依恋人,如果有实际困难,应该由家长自己去克服,而不是让一个小小的孩子去承担。

  “依恋人”是指孩子在饥饿和困乏时最想见到的人。依恋人对于孩子的心理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孩子只有建立起对抚养人的依恋,才能在心理上形成与依恋人的依赖关系,这种含有感情成分的心理依赖关系会使孩子自觉自愿地接受依恋人在管教和观念方面的影响。

  一般来说,在孩子12岁之前,这种依恋现象一直存在。依恋现象与孩子的年龄成反比,年龄越小依恋感越重。

  如果依恋人在孩子10岁左右离开孩子或者去世,那么,这个孩子的心理依恋就会丧失。这时,即使新的抚养人出现,也难以建立同前面依恋相同的心理关系。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后妈总是不如亲妈亲近的原因。

  如果孩子在生命的初期根本没有形成过心理依恋关系,那么,孩子的心理异常发展的可能性就会增加。这种孩子的智力发展可能完全正常,但是,他的社会性发展,比如,与人交往、关心他人等方面的性格更容易出现冷漠、拒绝他人、残酷无情、神经质等消极的、异常的现象。这也说明了为什么那些遭遇抛弃的孤儿,往往容易出现自卑、冷漠、无情等负面的性格特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