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夫妻俩给孩子的“精英教育”

  我在32岁那年才生下了女儿西西,当时,我和老公已经双双拿到了博士学位。

  从西西咿呀学语起,我们就开始对她实行双语培养。她稍长大些后,我们开始教她学电脑、学钢琴及各种才艺,她都学得非常棒。每一个见到西西的人都对她的出色赞不绝口,我和老公感到非常欣慰,也坚定了我们“精英教育”的决心。其实,在这时,女儿的心理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我们都没有察觉到。

  西西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被老师叫到了学校。原来,上数学课时,老师出了一道题,公布完答案后,西西站起来说:“老师,你的方法太落后了。”她走到黑板前,把老师的答案擦掉,写上了自己的解题方法。然后,她挑衅似地盯着老师,说:“老师,我给你出道题,如果你做不出来,你就不配当我们的老师。”西西的嚣张气焰让数学老师气愤极了,告到了班主任那。我听完后,狠狠地批评了女儿一顿,并一再给老师赔礼道歉,才把此事平息了。说实话,虽然我批评了女儿,但我总觉得女儿是争强好胜所为,也没深究女儿。

  谁知,几天后出事了。这学期期中考试,女儿的成绩只排在第4名,她回来后一直精神状态不好。有时一个人呆呆地坐着,谁也不理,神情很令人害怕。我带她去看了心理医生,医生听了来龙去脉后,觉得是我们的“精英教育”出现了偏差,导致优秀的女儿由于过分地争强好胜,有了心理问题。

  孩子争强好胜的原因

  应该说,争强好胜的性格是一把双刃剑。它能让孩子积极进取,力争把事情做好,也能让孩子缺乏宽容心,不能包容别人,形成自我封闭、孤僻、不合群的人格。孩子争强好胜,一般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对自己的能力过分自信,喜欢表现自己;一个是虚荣心作祟,喜欢追求表面上的东西。如果是前者,孩子喜欢展示才华没有错,家长不仅要加以引导,而且要为孩子寻找表现的舞台,让孩子更加自信。如果是后者,家长要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不能以华而不实的东西作为追求的目标。

  具体有:

  1、与孩子的气质类型有关。

  2、家长溺爱孩子,总是怕孩子不高兴而绝对满足其需求。

  3、家长过分夸奖孩子聪明、漂亮、优秀,从而使其无法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4、家长无原则地宽容孩子,使孩子形成认识上的偏差:“我是最好的、最优秀的,别人不能比我强。”

  5、家长过于在意结果,总在无意中强调得“第一”的奖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