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是孩子们共同成长的大集体,也是孩子接触社会的第一步。在集体中学习和生活,矛盾与摩擦难免会发生,孩子受欺负了怎么办?应该怎样教育孩子,是忍让还是还击?

  孩子在幼儿园受了欺负

  事例:幼儿园放学了,可可妈妈发现孩子的小脸上多了一道红色的抓痕,妈妈心里真不是滋味。幼儿园老师马上向可可妈妈解释了情况。原来,班上那个长得非常结实的小男孩和可可一起玩,玩着玩着就为一个玩具争了起来,老师赶紧跑来劝阻,可小男孩的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到了可可的小脸上,一道红红的血印出来了。

  在幼儿园中,小宝宝间免不了闹矛盾,出现咬伤、抓伤的情况,这是由于宝宝年龄及心理特点造成的。宝宝们学会分享、合作、规则意识大概要花上几年的时间,到了幼儿园大班,小宝宝们才初步懂得谦让。但由于现在的宝宝一般入园年龄较小,自制力比较差,宝宝并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家长看到自家宝宝受了委屈,心中肯定不舒服,但是家长也要适当注意。

  孩子受欺负后该忍让还是还击

  针对这个话题,不少家长认为应当鼓励“还击”,这种观点引起了宝宝家长的共鸣。一些家长表示,应该培养孩子强硬的性格,要教育他们当遇到别的孩子欺负时要强硬反击。但也有一些家长则认为,不能“以暴制暴”,要让孩子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和友善的性格。

  对此,幼教专家认为,总结日常幼儿园教学实践,幼儿在幼儿园受欺负不能一味强调强硬反击或者一味忍让,要分析内在原因,注重正规的教育及灵活多变的处理方式的相互结合。

  家长教育孩子正确应对

  第一,当孩子被别的孩子“欺负”时,家长切莫头脑发热一时冲动,一定要了解其中的缘由后再确定应对之策。

  孩子受欺负,可能原因在于别的孩子太霸道,也可能是因为孩子惹恼了别的孩子,找清事因,分析出根本的解决之道。

  如果是因为别的孩子太霸道,可以选择不再忍让,让孩子学会“打架”;如果是因为自己的孩子太调皮了,则要从自身找找原因,做好自己孩子的教育工作。

  第二,当孩子在幼儿园受“欺负”时,一定要注意与老师的沟通,重视老师的日常教育。

  家园共育永远是幼儿成长的中心点,要首先及时将有关情况向老师反映,让老师做好日常的教育工作。当老师的教育效果未尽如人意时,则可教育孩子用坚强有力的回击来应对这些“成长的烦恼”。

  第三,需要认识到,过于的忍让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怯懦。

  当孩子在遇到别人欺负时,一味强调忍让,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父母无法保护自己,会让孩子滋生怯懦的心理,遇事会一味的退让,无法塑造坚强的性格。因而,建议父母不要过多强调“忍让式”的教育,现代社会充满竞争,最需要坚强的性格。

  第四,在教育孩子以“强硬反击”无理的“欺负”时,要注意适度适量。

  不能太过份,以免让孩子滋生暴力的性格倾向。适当的强硬反击一般会让不讲道理的孩子退而却步,但过份的强调强硬,则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第五,需要强调的是,应对此事的教育核心是“我不被人欺负,但也不能欺负别人”。

  在教育孩子应对此类事件时,家长一定要注重灌输这样一种理念,即孩子不能被人欺负,但也不能仗势欺负别的孩子,如果教育过线,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的孩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