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童书名家精选》系列内容精彩展示
2011年04月02日 18:00
  媒体评论:

  一定要为你的孩子买一套,我强烈推荐,这是永不过时的经典。

  ——亚马逊网站5星级评论

  幸福的家庭是完美教育的温床

  阿甲(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红泥巴读书俱乐部创始人)

  编辑坚持邀请我为《金色童书名家精选》系列中的《长大了当什么》写几句,我把这本可爱的图画书仔细读罢,忍不住笑了。我大概猜到了编辑的用意,因为这本书的确很像是为如我这般的爸爸们而创作的。“如我这般的爸爸们”到底是些什么人呢?简单来说,就是将“做爸爸”这件事当做某种事业来看待的人。就像这本书里的兔宝宝,当兔爸爸提出一个议题“我的宝贝长大后会做什么呢”,全家上下都来建议和猜想。好家伙,这可是个大家子,除了爸爸、妈妈,还有哥哥、姐姐、爷爷、奶奶、叔叔、姑姑、舅舅、阿姨、表姐、表妹……他们的猜想有警察、小丑、牛仔、飞行员、消防员、火车司机、驯兽师、糖果店老板、儿科医生、农夫等等,真是应有尽有。如果这家人再庞大一点,三百六十行可能都列全了。可是兔宝宝却有自己的主意,在他的心目中,最激动人心的职业也比不上他的理想事业—当一个好爸爸!显然,“如我这般的爸爸们”都已经不是兔宝宝了,而且都是些五大三粗的男人,在三百六十行中也多少有些出息,却为何与这位兔宝宝心有戚戚焉?原因很简单,因为事情本该如此。“做好爸爸”这件事与从事何种职业之间本无冲突,但做为一种人类的事业,“做好爸爸”这件事却极为重要,应该成为每位男性的成长必修课。这就是创作者斯凯瑞夫妇在《长大了当什么》一书中试图传递的道理。《金色童书》是美国童书画家理查德·斯凯瑞的超级畅销品牌,这本小书初版于1955年,是他的早期作品,也是他与夫人派特西亲密合作的结晶之一。斯凯瑞出生于1919年,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正赶上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可这似乎对他的成长毫无影响,因为他有一个非常幸福美满的家,父母经营着一家商店,都很疼爱孩子,家庭气氛特别宽松。在爱、关怀和尊重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斯凯瑞,将这些价值观也灌注到他的图画书中。他的儿子名叫小理查德·斯凯瑞,长大之后也成为了一名图画书画家。上世纪美国经济大萧条过后,也是美国儿童文学和儿童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当头脑过热的人们冷静下来之后,或许能更多地体验到生活的幸福指数并不能与经济发达程度简单挂钩,而过度膨胀的物质欲望带给人们更多的是躁动和迷惘。罗兰·怀德的《草原上的小木屋》系列正是出版于这个时期,故事对大草原上拓荒者家庭生活的描述令孩子们欢喜,也令大人们深刻反省。而40至60年代间,美国出现了婴儿潮,七千多万婴儿出生,约占美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出版于这个年代的《金色童书》,通过极为清晰简明的叙事方式,十分温馨可爱的绘画风格,极力讴歌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自然是大受欢迎的。而今天,在21世纪的中国,我们重读这样的作品,同样感到大受教益。常听人这么说,外国经典童书最大的好处是没有或很少说教。我觉得也未必吧。这本《长大了当什么》说教之处就不少。比如故事里出现了家里的各种各样的成员,这是在教孩子辨明家庭成员的身份;还有,故事不但告诉了小读者有各种各样的职业,而且对它们不分高低贵贱,一视同仁。故事里甚至罗列了做好爸爸的几点要求:1. 要给小宝宝们喂饭,不让他们挨饿;2. 要喜欢陪孩子们玩游戏;3. 在孩子们过生日的时候,要送他们礼物;4. 每天睡觉前,要给他们说故事;5. 到了睡觉的时候,要抱孩子们上床。你看,这些要求有多具体!这些都是在说教,只是说得有意思,教得很好玩罢了。好玩的说教,没人会拒绝的。作为创作者的斯凯瑞,通过这样的故事无非是想告诉大人读者这样的道理:对孩子的教育,根本上就是幸福感的培养,而营造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氛围,本身可能就是最完美的教育。这样的说教,于我心有戚戚焉。

  2009年11月于北京
展开全部内容
编辑推荐
网友热评 暂无评论

    快速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