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缺乏安全意识是最大安全隐患
2019年08月30日 19:18
  今天来学习著名育儿专家张思莱的“家居安全”课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都说家是温暖的避风港,听起来让人觉得很安全。但对宝宝来说,家反而恰恰是意外伤害发生的地方。有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儿童意外伤害都是发生在家里的,结果出人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家是宝宝活动的主要场所,家里的任何地方都可能是意外事故的发生现场,加上宝宝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什么都跃跃欲试,却对危险一无所知,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有的时候,你稍微走神一下或者离开TA一会,TA可能就会受到伤害。所以就算在家里,也不能放松监护,这一点新手妈妈尤其要注意。

  但再严密的监护,也难以确保百分百安全,因为意外伤害往往是意外发生在前,伤害随之而来,让人猝不及防。但也不用太过焦虑,因为有研究发现,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90%的意外伤害都是可以预防的。这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做得相对更好,他们有丰富的理论研究,比如“Haddon 伤害模型”,儿童意外伤害4E干预措施等,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实操案例,比如推广普及自动烟雾报警器、喷水系统的使用来预防火灾;通过立法,降低意外伤害发生率等。当然,学术研究和立法都需要一个长久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那些在生活中相对容易做到的,反而可能常常被你忽略掉,比如提高安全意识、排查家居安全、教会宝宝识别危险等。今天我们就好好说说这三方面。

  首先是提高安全意识。我们发现,在家庭育儿中,父母缺乏安全意识是养育孩子的最大安全隐患。你可能也看到不少关于宝宝意外受伤的新闻,比如宝宝掉下床伤到头部、撞到台角流血、不小心被开水烫伤或者从阳台摔下,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表面上看是因为父母监护不严,实际上却是父母缺乏安全意识导致的后果。

  父母安全意识不足,自然无法很好地给宝宝灌输安全意识 ,家庭安全教育的缺位,无疑是宝宝健康成长的遗憾。都说世间无后悔药,意外一旦发生,对于整个家庭而言将是无法承受之重。所以,我们建议父母提高安全意识,给宝宝营造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将意外伤害挡在门外。

  其次是排查家居安全隐患。重点排查的对象主要有六个:门窗、电器、家具、玩具、地板和液体。

  ①门窗:主要检查柜门、冰箱门、浴室门是不是关好了;门上有没有安装防护门套;位置较高的窗户是否装有保险杆或防护窗;落地窗有没有选择防爆玻璃等。

  ②电器:主要检查所有电器是否都装有漏电保护装置;电器插座的位置是否够高;电器线是否捆起来收好等。

  ③家具:主要检查家具上是否有尖的边角和木刺,有的话最好套上桌角防护套,或者直接买圆角的家具。

  ④玩具:主要检查有没有尖角和碎片;玩具的零部件直径是否比乒乓球大;系在玩具上的绳子长度是否小于20厘米。

  ⑤地板:主要检查地板上是否有水、钉子、碎玻璃和沙子,以及是否铺有地毯或防滑垫。

  ⑥液体:主要检查洗洁精、杀虫剂等是否放在了宝宝够不到的地方;装有水的容器,如杯子、盆子、桶、浴缸等,平时最好及时把水清空,以免宝宝玩水发生危险。

  当然,不要以为这样就万事大吉了。提高安全意识和排查安全隐患只能为宝宝减少身边的危险因素,却不能让TA拥有自我保护的能力。

  所以,还要教会宝宝识别和远离危险。对于小宝宝,你跟TA说“不要做、不能做、危险”,TA可能听不懂。但如果你用动作、表情给TA演示,TA可能会看懂。对于大宝宝,可以直接告诉TA这样做是危险的,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帮TA树立起自我保护的意识。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教育,比如父母扮演大灰狼、宝宝演小白兔,让TA从剧情对话中明白不能随便给陌生人开门。期间还可以穿插讲故事、玩游戏、看绘本等趣味环节,寓教于乐不仅利于TA接受,还能加深印象。另外,还要教会TA一些简单的求生小技巧,比如学会打报警电话和急救电话;着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墙匍匐逃生;地震时要及时逃到空旷的地方等。当宝宝学会了什么是危险,以及遇到危险时该怎么做,就说明TA已经拥有了自我保护的能力。

  经过提高安全意识、排查家居安全隐患、教会宝宝识别和远离危险这三步,基本上能预防大多数的家居意外伤害,为宝宝筑起安全港湾。

展开全部内容
编辑推荐
网友热评 暂无评论

    快速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