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裔CEO为何多到不可思议? 中印教育的差别在哪儿?
2018年05月07日 20:45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中国和印度有许多共同点,比如都是人口大国,都是多民族国家,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因此这两个“东方古国”总免不了被比较。

  然而,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现已一骑绝尘,在基础设施、高新科技、工业规模等方面,与印度呈现出云泥之别,但有一个方面,中国却难以望其项背,那就是在领袖型人才的培养上:

  谷歌董事会的13位高层领导中,居然有4位是印度裔;高科技公司里7%的CEO也都来自印度;美国的500强企业中,外籍CEO有75位,其中10位是印度裔,中国大陆的学生却榜上无名。

  放眼全球,中国学生被公认聪明勤奋,但结果却难以令人信服。那中国学生跟印度学生相比,究竟差在哪儿呢?

  追根溯源,差别就在中印两国的教育理念。

  著名教育学家理查德·莱文曾说,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应是通识教育,其核心是自由的精神、批判的思维、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而这些是成为一个领袖型人才必备的素质。

  显然,中印两国在“通识教育”的实行方面,出现了差别。

  先看印度,由于历史原因,印度的现代教育受英国教育影响深厚。早在1835年,英国政府就在印度人中间推广英国的学术和科学,并把英式的“精英教育”带到印度,以图造就“具有英国人的道德、才智、见解和情趣的印度人”。

  时至今日,虽然印度的历史已经翻开了新的篇章,但是英式“精英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自信、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的教育理念却延续至今。这也使印度的高等教育让全球刮目相看,其中就包括中国,很多到印度留过学的中国学生,都对印度高校的印象颇为深刻,更有甚者强调印度大学一、二年级学生的综合水平和综合素质可能要超过中国硕士毕业生。

  与之相比,我们中国人则过分注重专业教育,即强调教育的功用性,认为受教育就是为了饭碗。所以我们最常听到就是“这个专业就业率怎么样啊”“学这个将来有没有用啊”……对技术、专业等“硬本事”重视有余,而对独立、自信等“软本事”重视不足。

  但是想要成为一个领袖,“软本事”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中国学生之所以在高精尖职位的竞争中铩羽而归,未必是“技不如人”,也许正是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方面的短板拖了后腿。


  英国的“精英教育”现已名满全球,世界上很多大国强国的领袖和王室成员乃至各领域的精英大都在英国接受过系统教育。而英国对于学生精英式的培养,也逐渐受到了中国家长的追捧,于是,当秉承了英式教育精髓的英国天线宝宝早教进入中国后,就迅速受到新贵阶层的认可。

  希望在英国天线宝宝早教的影响下,有更多的中国孩子能从纯正的英式教育中受益,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信,有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的,有力实现人生价值并改变世界的“精英宝宝”。

  注:英国天线宝宝早教是由英国BBC出品、与《天线宝宝》一脉相承的纯正英式早教,当前在中国区,由青岛喜乐宝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全权代理。

展开全部内容
编辑推荐
网友热评 暂无评论

    快速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