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不合就打人?家有“熊孩子”怎么办可好?
2016年11月21日 15:25
  编者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曾经听话的“天使”宝宝变得暴力起来——一言不合就打起人来,这可怎么办?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往期的“小问题大麻烦”曾和爸爸妈妈们聊过,如果自己的孩子被欺负了该怎么办,而今天的“小问题大麻烦”,让我们换个角度,来聊聊如果家有爱动手的小屁孩,该怎么应对。

  还记得往期的“小问题大麻烦”做过一个小调查——“孩子被别的小孩欺负,爸妈该怎么办”。有3772位读者进行了投票,其中投票第一位的是选项“第一次不还手,老师父母解决不了,如果有第二次直接打回去”,达到了37%;第二位:“直接找老师,让老师解决”(22%);第三位:“挨打就直接打回去” (21%);第四位:“自己想办法解决“(8%)。


  家有宝贝儿女,爸爸妈妈们担心自己的孩子受欺负的同时,也难免会担心自己的孩子欺负别的小朋友,变成“别人家熊孩子”(尤其是家有男宝),real心累啊有木有。

  Q:“我家孩子动不动就打她的弟弟,有时候还会打我?我想了很多办法,可她软硬不吃?甚至打屁股也没有用,还是会打人,我该怎么办啊。”——超级育儿师粉丝留言

  A:一边打孩子,一边教育孩子不能打人,孩子怎么能学会不动手呢?!

  打人是一种攻击性行为,特别是男孩的常见行为(当然女孩也有),两到三岁的小孩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知道了自己“小拳头”的厉害,于是出现了以拳头表达情绪的行为,这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并不能以此来笼统地预测孩子未来的行为——比如早期爱打人的孩子将来一定很暴力等等。如果爸爸妈妈们用正确的方式应对孩子爱打人的行为,随着孩子的成长,大部分的打人的行为习惯是可以被改变的。

  孩子爱打人的原因

  *情绪性——想要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别人不给,不会/不知道怎么表达,不开心,于是上手打人。

  孩子尤其是学步期的孩子,没有语言能力和合理的情绪表达能力让自己得到满足,他们的打人行为(攻击性),最可能的情况是不知道除此之外还可以怎么办。

  应对方法:——帮助孩子处理愤怒。

  1、帮助孩子承认感受

  “妈妈知道你生气,生气没有关系,但你能和妈妈说说为什么生气吗?”

  (如果孩子太小不会表达)可能需要爸爸妈妈通过猜测,帮助孩子说出生气/愤怒的原因——“妈妈知道你很生气,因为小朋友不给你玩那个玩具,你可以生气,但是妈妈不能允许你打人。”

  2、教孩子合理发泄情绪

  在平时孩子情绪好的时候,可以和孩子一起想出一个发泄情绪的“好方法”,比如听音乐,把“生气”画出来,打枕头等等。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可以给孩子提供可控范围内的选择,比如“你想现在去睡觉,还是过五分钟再去睡觉/读完这本故事书就睡觉呢?”

  ------------------------------------------------------------------------------------------


  *自我意识——刚刚有了“我”的意识,我喜欢的是我的,不给我就用打的,以此来引起关注。

  3~6岁的孩子大都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很多时候打人是出于引起他人关注的心理。得不到关注的时候,也会做一些比较激烈的“动作”:打,来引起注意。

  应对方法——教给孩子正确的社交方式。

  教孩子与人沟通的正确方式——爸爸妈妈们可以教孩子用语言来代替动作解决问题,比如看到别的小朋友玩玩具,可以教孩子“请问你可以借给我玩玩吗?”/“我们一起玩好吗?”/“我和你交换玩具玩可以吗?”,假如被拒绝了也不要灰心和上心,小朋友有自己决定的权利。

  ------------------------------------------------------------------------------------------

  *模仿性——本来不会打人,看到大人打架,或者到有暴力情节的动画片等等,学会了打人。

  除了受到同伴或者家人的影响,孩子有时还会用打人的方式,“试探”父母或者老师。这里说的“试探”,更多的是一种模仿——家庭成员间发生分歧时互相攻击、哭叫、打闹、吵架,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孩子也会“有样学样”,如果不被制止,未来很可能会“变本加厉”。

  应对方法——以身作则,及时引导。

  1、学会说“我很生气”

  当爸爸妈妈用言语而不是通过发脾气(甚至暴力)表达愤怒等情绪的时候,就为孩子提供了很好的榜样。

  2、不允许暴力行为

  爸爸妈妈不能对孩子的“暴力行为”视而不见,如果孩子打人了,要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认识到了他/她因为一些事情生气/伤心了,但是绝不允许孩子伤害别人。如果孩子打人了,应立刻制止,同时严肃、坚定地直视孩子的眼睛,让孩子知道自己错了,等情绪平静后,再讲道理。(如果年纪小的孩子打了别人,情绪难以平静,最好的做法是,先带他/她离开,再讲道理。)

  3、打不能解决问题

  爸爸妈妈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行为——对孩子冷漠,无视,拒绝,都会容易让孩子缺乏安全感,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很多情况下长大以后更容易有攻击性。

  同时,靠体罚,如“打屁股”之类来约束惩罚孩子,会让孩子认为暴力可行/被允许,久而久之会产生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

  作者小重点:

  1、有爸爸妈妈会问,讲道理讲道理,孩子太小听不懂,讲了也没有用。

  可你永远无法真正知道孩子从多大的年龄开始能理解语言。

  所以,即使你认为孩子听不懂,也不能不讲道理,立规矩。

  2、攻击行为和自信主张自己的权利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帮助孩子理解这些区别是很重要的。

  3、感受和行为是不同的,

  感到愤怒没有关系,但不能伤害别人或者做出不尊重的行为。

  4、当自己的孩子打了人:

  首先自己要保持冷静的心态,分析孩子打人的原因;制止孩子打人的行为,告诉他打人是不对的;向孩子描述被打的小朋友有多疼和伤心;要孩子向被打的小朋友道歉。

  “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往往都有一对熊父母”

  曾经有人问过当年还没有生孩子的作者,“你对养孩子最大的担忧是什么”,嗯,仔细想过之后,作者是这样回答的:除了担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快乐成长之外,最大的担心,就是“怕他/她是个传说中的‘熊孩子’。当妈以后,慢慢却有了不让自己的孩子变成熊孩子的信心——首先,自己能做到,不是“熊父母”。

展开全部内容
编辑推荐
网友热评 暂无评论

    快速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