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母亲可以告别产痛
2008年04月30日 09:21
  绝数女性在成为幸福的母亲的同时也要经历剧烈的“产痛”。在医学疼痛指数上,产痛仅次于烧灼伤痛,排在第二位。据调查,一半产妇在数小时待产过程中会感到“痛不欲生”,甚至丧失理智。


做母亲可以告别产痛

  ■产痛对母亲和胎儿有哪些影响

  分娩时会产生剧烈疼痛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1.子宫肌阵发性收缩,使子宫肌纤维拉长或撕裂,子宫血管受压,致组织缺血缺氧,激惹神经末梢,产生电冲动,上传至大脑痛觉中枢,从而使产妇有剧烈疼痛的感受。

  2.胎儿通过产道时压迫产道,尤其是子宫下段、宫颈和阴道、会阴部,造成损伤和牵拉,导致疼痛。

  3.产妇紧张、焦虑、惊恐的心理状态,可引起体内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使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儿茶酚胺、内啡呔等与疼痛相关的物质浓度增高,使疼痛反应加剧。

  剧烈的产痛会对产妇与胎儿有一定影响。

  1.疼痛作为一应激源引起一系列内分泌反应,体内肾上腺素、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可使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胎儿缺氧。

  2.疼痛使产妇过度紧张,导致换气过度,致呼吸性碱中毒,使母体血红蛋白释氧量下降,影响胎盘供氧。

  3.副交感神经反射致产妇大量出汗、恶心、呕吐,使产妇脱水、酸中毒,胎儿酸中毒。

  4.紧张、焦虑综合征使神经介质分泌增多,影响子宫有效收缩,使产程延长。

  ■自然分娩优于剖宫产

  正因为对产痛的恐惧,大多数女性在生产时选择剖宫产,也使得我国有些地区剖宫产率高居不下。剖宫产手术通常是由于孕妇患有产科的病理情况而采取的补救措施。它毕竟是手术,是人为的非自然状态的分娩方式。对产妇来说,增加了肠粘连、附件炎症、伤口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发生的机会。对新生儿来讲,由于胎头未经阴道壁的挤压及缺少对外界环境的逐渐适应能力,有可能增加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机会,而且对新生儿的呼吸功能不利。

  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剖宫产的比例不到20%。而在我国剖宫产的比例较高。欧美国家的低剖宫产率与他们广泛应用分娩镇痛技术是密不可分的。

  ■“无痛分娩”可使自然分娩轻松

  中华医学会的统计显示,6400多位产妇在没有任何镇痛措施的情况下,因难产转为剖宫产的发生率为28%,而无痛分娩的对照组仅为8%。

  “无痛分娩”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医学上称为分娩镇痛,国际医学界应用最广泛的方式为“硬膜外麻醉”。一技术与剖宫产麻醉的操作方法完全相同,都是由专业的麻醉医师从脊椎外层的硬膜注射麻醉药,但用药浓度不及前者的1/10,并可根据产程的进展情况调节药量和用药时间,使产妇在骨盆腔肌肉放松、产痛减少八九成的情况下,头脑清醒,活动正常,较为轻松地完成分娩过程。  

  无痛分娩不能保证一定可以自然生产。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如果出现难以预料的紧急情况需要转为剖宫产,只需将注入的麻药浓度提高就可以达到手术麻醉的要求,不用再进行麻醉穿刺。

  上世纪80年代初,英国在世界上最早掌握了硬膜外麻醉的无痛分娩技术。80年代后期,无痛分娩开始在众多西方国家作为产科工作常规普遍推广。产妇到医院生孩子一般由两位医生接待:一位是产科大夫,保障母子平安;一位是麻醉大夫,负责减轻产妇痛苦。

  到90年代末,英国产妇的无痛分娩率已高达98%,美国已超过80%,加拿大、法国等国家的无痛分娩率也已达到或超过50%。去年国际妇女节前夕,意大利下议院以421票对3票通过动议,为女性引入免费的硬膜外麻醉,使无痛分娩成为女性的一项权利。

  我国不少医院也从80年代末开始进行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试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大多半途而废。2001年8月,北大医院在全国率先规模化开展无痛分娩服务,并从次年2月始开办培训班向全国推广无痛分娩技术,已有近30省市的200多名医务人员接受了培训。

  目前,无痛分娩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全国只有约10家医院提供24小时无痛分娩服务。平均每年2000万名产妇中,迄今累计仅有约1万名享受了这项服务。

精彩推荐: 预产期到了宝宝不出来怎么办   准妈即将分娩的迹象及护理   如何确定住院分娩的时间


展开全部内容
编辑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