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批评才能培养出自觉主动的孩子》孩子不会主动帮助他人
2014年07月16日 18:58
  妈妈的一声“谢谢”,是对孩子莫大的鼓舞

  半年后的一天,B家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买了整整三大袋。袋子有些重,在拎起来时,她情不自禁地“哎哟”了一声,这时孩子过来,说:“我来帮你拿一袋。”妈妈非常感动,说了声“谢谢”,当场表扬了孩子。

  下次去超市时,他们只买了两袋东西,这一次妈妈自己拎回了家,她并没有对孩子说:“你来拿这个轻点儿的吧!”或者“今天不帮妈妈拿东西吗?”

  下面我们来设想一下A、B两个家庭两年后的情形。

  A家孩子依然和以前一样,保持着收拾餐具和叠被子的习惯。妈妈或许会自豪地想:“这孩子从来都不会偷懒。”

  而B家孩子并没有养成叠被子的习惯,因为被子一直都是妈妈帮他叠的。

  但是,B家孩子已经养成了收拾餐具的习惯,或者即使妈妈不说“今天好累啊,你要是能帮妈妈做些家务就好了”之类的话,他也能主动洗碗了。

  去超市买东西时,即使妈妈不说什么,他也能主动帮妈妈拎东西,有时还会帮妈妈揉揉肩膀。看到妈妈收衣服时,他也能主动帮忙。妈妈并没有要求孩子必须做这些事情,但当孩子看到妈妈很累的时候,会主动说:“我来帮你吧。”

  如果在这里用上序中提到的“天平”,那么,妈妈的“谢谢”以及发自内心的微笑,就为孩子“帮妈妈分担家务”这一边增添了砝码。虽然之前并没有形成习惯,但对B家孩子而言,帮妈妈做家务已经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

  “主动做事”与“为了不挨骂而做事”的区别

  前文我们也曾提到,如果事先定好规矩,那么父母往往会认为“孩子应当自觉去完成”。或许前来咨询的A家妈妈认为,孩子已经小学3年级了,“理所应当完成他分内的事”,所以很少表扬孩子。

  孩子养成了收拾餐具和叠被子的习惯,表面看来做得不错,但其实孩子可能也想偷懒,只是怕会受到妈妈的批评。

  这样,即使妈妈再怎么希望“孩子能够贴心、主动地帮忙”,孩子也“只会去做他自己分内的事”,认为“只要不挨骂就行”。这种状态我们称为“得过且过状态”,它是指,孩子没有不断地向前发展,而是一旦达到及格线就心满意足了,即成长停滞不前。

  而B家妈妈并没有专门规定孩子必须做什么,却总是对孩子的主动帮忙表示感谢。这样,孩子可能并没有养成叠被子的习惯,却会在妈妈需要的时候主动帮忙。即使妈妈不说“你来帮我一下”,他也会主动发现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做,并且还会为自己能帮上忙感到高兴。

  A、B两家的孩子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不是吗?

  第29页是A、B两个家庭的孩子长大后的不同情形,我们可以对这两个人进行一下比较。

展开全部内容
编辑推荐
网友热评 暂无评论

    快速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