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拾金不昧被冒领失主索赔 道德底线再受挑战
2011年09月08日 17:37
本页显示全文>>(共计2页)
  儿童拾金不昧被冒领失主索赔 法官判决再次击垮道德底线

  日前,长沙一位小学生在上学的路上捡到3万元钱,然后就坐在那里等失主,结果被人冒领了。孩子回学校告知老师后得到表扬,不久真失主听说孩子拾金不昧的事后找上门索要钱款,未得,就告上了法庭,最后法院判决小孩家长赔20%即6000元。

  从几年前的“南京彭宇案”,到前段时间的“天津许云鹤案”,引发了公众的大讨论。一系列“糊涂官司”的发生,给社会道德带来很深影响,不少公众坦言难以再向摔倒的老人伸出援助之手。是道德缺失还是司法无力?又是什么一再挑战民众的道德底线?

  拾金不昧引争议

  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把别人的东西归还主人似乎不需要任何理由,几千年来,“拾金不昧”一直被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来规范大众行为。即使在受到经济利益强大冲击的今天,“拾金不昧”作为一项曾经深入人心并取得广泛社会共识的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仍然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应该说,由于教育的作用和影响,我们大多数人一直都是把拾金不昧当作传统美德而不是法律义务来看待,当作最基本的公共道德来遵守。但在近些年,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究竟是用道德的温情来熏陶还是法律的戒尺来确定拾金不昧的意识,时常引起纷争。

  刺伤童心的不仅仅是钱

  这次的事件刺伤孩子的其实不仅仅是钱,而是成人对孩子拾金不昧的不认可。真失主对孩子的索赔,会让孩子感到困惑:为什么我拾金不昧了,反而还要赔钱?难道我做错了?这是对孩子积极性和道德感的一次打击。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三个领域,也是三个支柱,缺一不可。令学校教育工作者经常无奈的是,多少年的学校教育,有时却抵不过社会教育中的一堂课,校园里教师教给学生的道德准则,来到社会上就立刻被击溃。就拿这件事来说,拾金不昧做好事是教师灌输给学生的道德准则,但是,这样的道德准则在校园外,却被“欺骗、索赔”而断然否定。孩子面对现实给自己上的这样一堂课,会有怎样的领悟?

上一页 本页显示全文>>(共计2页)

网友热评 暂无评论

    快速评论

    相关文章